您的位置::明生农业网 >> 多果省藤

安徽留住水调结构江淮分水岭上挖穷根块根芍药

时间:2022年07月21日

安徽:留住水,调结构江淮分水岭上挖“穷根”

俯览江淮,长江、淮河穿省而过,塑造了状如“脊背”的江淮分水岭。这个面积、人口均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地区,一度是发展的洼地。1997年秋,省委、省政府作出推进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的重大决定。 17年来,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,不断丰富治理内容,逐步提高治理水平,岭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2013年,重点治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00元,超过全省水平。

从洼地到高地,分水岭地区大步追赶,挺起跨越发展的“脊背”。

丰富“四把一促”内涵,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,建设美好家园

9月24日,秋阳煦暖,记者来到凤阳县殷溪镇凤殷村。

沿田间土埂步行几分钟,便见到全村人的“宝贝”——电灌站。 “2012年,村里用20多万元分水岭治理资金修建。有了它,就能把水从总渠送到田头,随时灌溉。 ”村支书王文安说,近1000亩地也因此旱改水,种上水稻后效益大幅提高。

记者看到,村子就坐落在贾山下,总渠沿村而过,田地却分布在半山坡上,是典型的岭区地貌。 “没有电灌站,就要从总渠抽水,水管子要拉一里多地。 ”村里74岁老大爷贾树伦说,那时干旱绝收的情况不少见。

“改变岭区穷在水上、困在路上、荒在岭上的现实,就要从挖塘、打井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起。”省农委主任张华建说。“把水留住、把树种上、把路修通、把结构调优,促进农民增收”,成为推动分水岭治理开发的共识。

水,是发展的最大困扰。岭区不缺降雨,但特殊的地理条件留不住水。打井取水、挖塘蓄水成为治水关键。

扩挖当家塘、修建加固水库除险……17年来共扩挖塘坝4.57万口,改造病险水库820座,增加蓄水能力10.93亿立方米。加强水利建设,“十二五”以来财政投入7000多万元,带动社会投资3亿多元,用于小型泵站、沟渠配套等建设。如今,岭区塘坝和小水库蓄水能力达40多亿立方米。

着眼于水,做活土地。各地因势利导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,推广喷灌、管灌、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,改善灌溉面积407万亩。

有了水,就有了发展资本。 “水利设施修得好,旱可浇,涝可排。 ”谈到来肥西县小庙镇南分路村种草莓,草莓专业户阎兴玉告诉记者。如今,他在这里种植了30多亩草莓。

减少水土流失,还要把树种上。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14.1%提高到现在的23.5%。不断增长的“绿色”涵养了水源,保持了水土,增加了林业收入。

修路,则打开了致富门。仅2013年,岭区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500公里、县道安保工程300公里,如今岭区已100%建成“村村通”。 “几年前,只有一条颠簸的泥巴路,还没出村,瓜就能颠破一半。 ”长丰县岗集镇双庙村果蔬种植专业户阮怀宽说,有了“村村通”,瓜豆果蔬马上升值,一亩地一年多挣上千元。

引导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,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。今天,岭区数百万农村居民有了安全饮水,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%以上,农村班车普及率大大提高。 100个重点治理乡镇有15个乡镇、149个村进入全省“千村百镇”美好乡村示范工程。

转变发展思路,在调结构中培育主导产业,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

多少年来,人们在思考:勤劳的岭上人,年年辛劳为何挖不掉“穷根”?

肥西县官亭镇焦婆村,恰处岭区“脊背”。过去“种水稻靠天收”,如今通过土地流转,引进浙江滕头园林公司等企业,在岗丘、坡耕地发展苗木花卉,亩均效益成倍提高,一户户农家因此致富。

不仅是官亭认清自身弱点,不搞“对抗性农业”,越来越多的岭区人明白:顺着土地“脾气”,才能有好收成。 “从对抗走向适应,对岭区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是‘把结构调优’。 ”省农委总农艺师赵颍南说,作为开发治理的一条主线,它不仅增加了农业效益,更让岭区踏上科学发展新路子。

凤阳县总铺镇,酸性粘土,山冈上积不下水,庄稼难种远近闻名。 “但它适合蓝莓生长,通过土壤改造、打深井等,我们种出了甜度全国一流的蓝莓。 ”凤阳健民蓝莓发展公司负责人介绍。如今,凤阳已成全省最大的蓝莓种苗和鲜果生产地。

“把结构调优”,各地从资源禀赋出发,宜粮则粮,宜林则林,发展适应性农业,做大做强主导产业。

合肥突出城郊型农业,发展长丰草莓、肥东蔬菜、肥西苗木花卉;滁州大力发展滁菊、金银花、特色养殖;六安开发名、特、优、新产品,皖西白鹅、油茶、茶叶等不断扩大。

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涌现:苗木花卉达30万亩,草莓25万多亩,设施蔬菜73万亩;奶牛存栏约4.2万头,皖西白鹅年出栏600万只,生猪出栏730多万头。如今,治理区粮经作物比由1996年的71.3∶28.7调整到2013年的56.3∶43.7。

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延伸产业链条,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岭区形成4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,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,去年农产品加工值2309亿元。

由“对抗”到“适应”,带动农业转型发展,有力促进了岭区农民增收。

坚持深化改革,创新投入发展机制,不断激发岭区发展新动力

新时期,岭区一样面临“谁来种地”问题。

走进六安市金安区横塘岗乡,昔日荒山荒岗如今苗木葱郁。 “通过流转,我们集中了1万多亩荒地发展苗木花卉。 ”安徽九棵松生态园林公司负责人介绍,公司带动200户农户共同经营,林产品年产值700万元。

各地大胆探索,创新农业经营体制,扶持新型经营主体。目前,岭区各类规模种养大户1万多户,家庭农场总数3200多家,农民合作组织10550个。

现代“庄稼人”带动规模经营,2013年,合肥、滁州、六安三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3万亩,累计达378.4万亩。各市建立县、乡、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土地仲裁机构。合肥在全省率先推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准入和服务制度。

发展离不开投入。岭区创新投入机制,加快综合治理步伐。各地优化发展环境,加快农业招商引资步伐。

走进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园,果木飘香,花海迷人,培育室里的树莓苗销往全国,“通过引进金小岗,小岗村将建成全国一流的树莓基地,形成一个集科研、生产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。 ”凤阳县分水岭治理办公室主任潘吉扬说。

去年,合肥、滁州、六安农业招商到位资金达260亿元。

金融创新为岭区发展引来“活水”。去年省农行投向岭区涉农贷款达160亿元,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达561.19亿元。合肥市整合财政资金,投入岭区美好乡村建设资金12.1亿元。

岭区开发需合力推进,如何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?对口帮扶制度应运而生。岭区开发伊始,就确定省、市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、大中型企业与岭区进行对口帮扶。

“不改面貌不脱钩”。多年来,111个省直帮扶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和社会资源优势,从项目、资金、规划等方面扶持岭区发展。每年岭区接受帮扶单位直接支援项目资金等达2000多万元。

昔日穷困岗区,今天幸福农家。 800多万岭区农民正与全省人民携手,共同奔向全面小康。

(来源:安徽日报作者:史力 )

深圳草坪批发

中国礼品

石家庄特装搭建工厂

生物制剂是什么

拉森钢板桩施工方案

友情链接